案例分享丨北京高院裁定“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不具有法律效应

2025-03-13

一、案件情况

台州市某塑业有限公司(下称:塑业公司)因不服生态环境部通过“部长信箱”发布的《关于重大变动清单中选址附近问题的回复》(简称《回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塑业公司主张,该《回复》将“重新选址”定义为“厂址红线范围无重叠”,缩小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选址”的法定范围,与其实际损失500万元存在因果关系,且生态环境部未回应其后续申诉,故请求法院确认《回复》违法并判令被告承担诉讼费。

一审法院认为,《回复》系生态环境部针对案外人杨某咨询所作的政策性解读,并非针对塑业公司或其具体建设项目的行政决定,且未对该公司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此类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故裁定驳回起诉。塑业公司不服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张一审裁定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但二审法院经审理后维持原裁定,终审驳回上诉。

ABUIABACGAAgqIjTswYo9s7YpAYwhAc4-wI.jpg

二、法院观点

(一)“部长信箱”回复的性质认定

“部长信箱”是生态环境部为回应公众咨询、听取民意而设立的便民沟通机制,其回复内容属于一般性政策解读,不具备法律效力。本案中,《回复》系针对不特定对象的咨询答复,未设定具体权利义务,也未针对塑业公司或其项目出具行政认定意见,因此不构成可诉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界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及司法解释,只有对公民、法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才属于受案范围。本案中,塑业公司虽主张《回复》导致其损失,但未能证明该回复与其利益受损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此外,生态环境部未通过《回复》对塑业公司作出具体行政处理,其起诉缺乏法定要件。

三、判决原文


台州市松甘塑业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二审行政裁定书(FBM-CLI.C.552504314)_页面_1.jpg

台州市松甘塑业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二审行政裁定书(FBM-CLI.C.552504314)_页面_2.jpg台州市松甘塑业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二审行政裁定书(FBM-CLI.C.552504314)_页面_3.jpg



分享
写评论...